98堂

教育技术系

出生年月 1986年4月 性别
所属学科 教育学 职称 教授
最高学历-学位 研究生/教育学博士 研究方向 联通主义学习理论,数智课程开发,学习分析与评价,数智化教学创新
访学-海外经历 2012.08.31–2013.12.30 加拿大阿萨巴斯卡大学访学 主讲课程 在线教育基本原理、在线课程设计与开发、学习分析与评价技术(学硕)、学习分析与评价(专硕)
  

主持项目

1. 2024年,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5年度国家级一般课题“智能时代教师实践性知识创生与传播机制研究”,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20万;

2. 2020年,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国家级一般课题“联通主义学习中群体协同知识创新研究”,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20万;

3. 2019年,主持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项目“学习分析手册(译著)”,教育部社会科学司,10万;

4. 2015年,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联通主义学习情境(cMOOCs)中的教学交互特征与规律研究”,教育部社会科学司,8万;

5. 2021年,主持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项目“数据驱动-成果导向”的教育技术一流人才培养评价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2021JSJG216);

6. 2019年,主持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重点项目“‘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基于设计思维的课程设计与教学实践研究”,江苏省高校教育技术研究会,1.5万;

7. 2023年,主持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江南传统舞蹈的美育价值挖掘与课程开发研究”;

8. 2024年,主持数字化学习技术集成与应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创新基金重点项目“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设计思维指导的项目化学习研究”(1431001),6万;

9. 2019年,主持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互联网+教育’的基本原理与创新机制研究”,江苏省教育厅,10万;

10. 2015年,主持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以MOOCs为契机的新型高等教育教学模式研究”,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0.8万;

11. 2025年,主持横向项目“‘学-用-创-生’:太科城教育集团教师数智素养提升研究”,8万;

12. 2024年,主持横向项目“无锡高新区(新吴区)‘十五五’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规划思路研究”,10万;

13. 2021年,主持横向项目“cMOOC开放式学习社区产品指引建设及应用研究项目”,中国建设银行,10万;

14. 2021年,主持横向项目“社群化学习方法论建设和课程开发项目”,中国建设银行,10万;

15. 2020年,主持横向项目“基于Classin平台的学习设计研究”,10万;

代表性论文

一.联通主义

1. 《How Learners Participate in Connectivist Learning: An Analysis of the Interaction Traces From a cMOOC》,Wang, Z., Anderson, T., Chen, L.,The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Research in Open and Distributed Learning,SSCI,2018(01);

2. 《Interaction pattern analysis in cMOOCs based on the connectivist interaction and engagement framework》,Wang, Z., Anderson, T., Chen, L. and Barbera, E.,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SSCI,2017(02);

3. 《A Framework for Interaction and Cognitive Engagement in Connectivist Learning Contexts》,Wang, Z., Chen, L., Anderson, T.,The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Research in Open and Distance Learning,SSCI,2014(02);

4. 《How Connectivism is Applied to Corporate Training-Practice from China Construction Bank》,Yu, T., Zhang, Y., Wang, Z., & Qu, J.,Proceedings of 2023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ISET),EI,2023;

5. 《联通主义学习理论及其最新进展》,王志军、陈丽,开放教育研究,CSSCI,2014(05);

6. 《联通主义:"互联网+教育"的本体论》,王志军、陈丽,中国远程教育,CSSCI,2019(08);

7. 《国际联通主义学习实践的图谱、特征与展望》,王志军、虞天芸,现代远程教育研究,CSSCI,2023(02);

8. 《联通主义学习行为分析方法体系研究》,王志军、刘璐、杨阳,开放教育研究,CSSCI,2019(04);

9. 《联通主义学习教学交互研究新视角:行动者网络理论》,王志军,现代远程教育研究,CSSCI,2017(06);

10. 《cMOOCs中教学交互模式和方式研究》,王志军、陈丽,中国电化教育,CSSCI,2016(02);

11. 《联通主义学习的教学交互理论模型建构研究》,王志军、陈丽,开放教育研究,CSSCI,2015(05);

12. 《联通主义学习教学交互研究的价值与关键问题》,王志军、陈丽,现代远程教育研究,CSSCI,2015(05);

13. 《联通主义学习的联通支架设计与促进者角色转换》,王志军、李爽、赵宏、谢浩、冯晓英,开放学习研究,2022(05);

14. 《联通主义学习理论视角下的成人学习及其发展路径》,王志军、尹默,终身教育研究,2017(05);

二、数字课程

15. 《数字时代如何有效设计社群化学习》,王志军、吴芝健、周萍等,现代教育技术,CSSCI,2025(04);

16. 《如何有效设计高质量的MOOCs》,王志军、陈丽,现代远程教育研究,CSSCI,2014(06);

17. 《MOOCs的发展脉络及其三种实践形式》,王志军、陈丽、郑勤华,中国电化教育,CSSCI,2014(07);

18. 《希望和/或冒险:大规模开放网络课程(MOOCs)与开放远程教育》,特里·安德森、王志军,中国电化教育,CSSCI,2014(01);

19. 《自下而上:"互联网+"时代终身学习的新形态》,王志军、刘璐,终身教育研究,2020(01);

20. 《高校教师如何建设数字化课程》,王志军,中国教育报,权威报纸,2025-06;

21. 《基于知识结构化程度与学习者在线学习成熟度的在线学习分类研究》,王志军、虞天芸、彭盼等,中国远程教育,CSSCI,2024(05);

22. 《在线课程设计与开发:要素、理念模型与过程模型》,王志军、余新宇,开放教育研究,CSSCI,2022(03);

23. 《MOOCs何以支持高等教育和终身学习》,王志军、苏珊,开放教育研究,CSSCI,2017(06);

24. 《xMOOCs中的教学视频设计要点:基于案例的视频分析研究》,李秋菊、王志军、陈丽,远程教育杂志,CSSCI,2014(06);

三、人工智能

25. 《人何以区别于人工智能:智能社会基于设计思维的同理心培养路径》,王志军、刘相俊、苏晨予,中国远程教育,CSSCI,2025(06);

26. 《国际生成式人工智能教育应用创新》,王志军、滕志强、苏晨予,远程教育杂志,CSSCI,2024(02);

27. 《拥抱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创新文化》,王志军,中小学数字化教学,2024(02);

28.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igh-Quality Live Streaming Teaching Platforms Based on Students' Real Learning Experiences》,Su, C., & Wang, Z.,2023 Twelf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Educational Innovation through Technology (EITT),2023;

29. 《人工智能时代在线学习新形态——算法支持的智适应社群化学习》,王志军、吴芝健,远程教育杂志,CSSCI,2023(05);

30. 《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实践与反思》,宋宇涵、王志军、朱晓燕,中小学数字化教学,2025(05);

31. 《AIGC支持的项目化学习研究》,郑巽、王志军、苏李妹等,数字教育,2025(01);

三、设计思维

32. 《人何以区别于人工智能:智能社会基于设计思维的同理心培养路径》,王志军、刘相俊、苏晨予,中国远程教育,CSSCI,2025(06);

33. 《高校混合式教学中设计思维指导的学习活动设计研究》,严亚玲、王志军,第25届全球华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GCCCE 2021),2021;

34. 《设计思维如何指导教学创新?——项目化学习设计的视角》,王志军、严亚玲,开放教育研究,CSSCI,2023(01);

35. 《教育领域设计思维评价:模型、工具与方法》,王志军、严亚玲,开放教育研究,CSSCI,2021(05);

36. 《设计思维指导下的创新型课程设计研究》,张红英、庄君明、刘璐、王志军,现代教育技术,CSSCI,2019(10);

四、研究方法

37. 《面向数智化异构学习环境的学习者交互多层网络分析——基于Traces分析框架的应用与展望》,王志军、苏晨予、余新宇,远程教育杂志,CSSCI,2024(12);

38. 《Network Presence Construction for Chinese Rural K-12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Multi-Case Study in an Online Learning Community Using Network Analysis》,Zhao, W. & Wang. Z.,13 Advances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 University of Alberta,2019;

39. 《认知网络分析法及其应用案例分析》,王志军、杨阳,电化教育研究,CSSCI,2019(06);

40. 《基于设计的研究存在的问题与关键点》,王志军、耿楠、陈明选,开放教育研究,CSSCI,2018(04);

41. 《如何发表高水平英文论文——访IRRODL前主编特里·安德森教授》,刘璐、王志军,中国电化教育,CSSCI,2018(05);

五、远程学习教学交互

42. 《"互联网+"背景下我国农村教育信息化发展着力点分析》,王志军、余新宇,中国电化教育,CSSCI,2021(10);

43. 《改革开放40年我国教育技术国际交流发展脉络与前景展望》,耿楠、王志军,现代远程教育研究,CSSCI,2019(01);

44. 《新型交互式字幕在视频类学习资源中的应用研究》,王志军、孙雨薇、封晨,开放学习研究,2018(06);

45. 《远程学习中教学交互研究的趋势与问题》,王志军、特里.安德森、陈丽、孙雨薇,中国远程教育,CSSCI,2018(04);

46. 《远程学习中教学交互的研究范式与方法》,王志军、特里·安德森、陈丽、王诗佳,中国远程教育,CSSCI,2018(02);

47. 《远程学习中的概念交互与学习评价》,王志军、陈丽,中国远程教育,CSSCI,2017(12);

48. 《"互联网+时代"教育技术学的学科定位与人才培养方向反思》,陈丽、王志军、郑勤华,电化教育研究,CSSCI,2017(10);

49. 《基于远程学习教学交互层次塔的学习活动设计》,王志军、赵宏、陈丽,中国远程教育,CSSCI,2017(06);

50. 《远程学习工具交互性研究》,孙洪涛、陈丽、王志军,中国远程教育,CSSCI,2017(04);

51. 《远程学习中学习资源的交互性分析》,王志军、陈丽、陈敏、李彤彤,中国远程教育,CSSCI,2017(02);

52. 《在线课程的设计与开发》,王志军、闫洪新,终身教育研究,2017(01);

53. 《远程学习中学习环境的交互性分析框架研究》,王志军、陈丽、韩世梅,中国远程教育,2016(12);

54. 《三代远程学习中的教学交互原理》,陈丽、王志军,中国远程教育,2016(10);

55. 《远程学习中教学交互层次塔的哲学基础探讨》,王志军、陈丽、陈敏、韩世梅,中国远程教育,2016(09);

56. 《基于MOOCs的混合式培训-高校新教师专业发展的新路径》,任小媛、王志军、王诗佳,现代教育技术,CSSCI,2016(08);

57. 《远程教育中"教学交互"本质及相关概念再辨析》,王志军,电化教育研究,CSSCI,2016(04);

58. 《迈向学习与研究的开放时代——再访国际远程教育先驱特里·安德森教授》,王志军,开放教育研究,CSSCI,2015(01);

59. 《开放教育资源研究创新与实践-访谈罗里·麦克格雷尔教授》,王志军、李馨、赵云建,中国电化教育,CSSCI,2014(11);

60. 《国际远程教育教学交互理论研究脉络及新进展》,王志军、陈丽,开放教育研究,CSSCI,2015(02);

61. 《远程教学交互研究的新视角:结构主义》,王志军,现代远程教育研究,CSSCI,2013(05);

62. 《在线辅导中网络社团的组建和维护:辅导教师社会维度的能力》,王志军,中国电化教育,CSSCI,2012(08);

六、网络教学平台

63. 《教师团队协同教学理念及其支撑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王志军、余胜泉,远程教育杂志,CSSCI,2015(01);

64. 《网络教学平台的选择和分析模型研究》,王志军、余胜泉,电化教育研究,CSSCI,2012(05);

65. 《基于Edutools的网络教学平台测评》,王志军、余胜泉,现代远程教育研究,CSSCI,2010(06);

专著编著

1. 《数智时代设计思维指导的项目化学习设计》,国家开放大学出版社,2025年(独著);

2. 《在线课程设计与开发》,电子工业出版社,2024年(独著);

3. 《现代教育技术(云课堂版)——为未知而教,为未来而学》,江苏省高等学校重点教材,2023年(参编);

4. 《中国教育改革开放四十年:教育技术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年(参编);

5. 《远程学习中的教学交互原理与策略》,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16年(合著,第二著者);

获奖情况

一.科研获奖

1. 2021年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

2. 2020年江苏省紫金文化人才培养工程社科;

3. 2021年第六届全国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教育部);

4. 2020年江苏省第十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江苏省人民政府);

5. 2019年北京市第十五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6. 2019年江苏省2018年高等教学科学研究成果评奖二等奖(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

7. 2021年江苏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二等奖;

8. 2022年第十三届全球华人探究学习创新应用大会(GCCIL2022)一等奖;

9. 2017年江苏省普通高校本专科优秀毕业设计(论文)一等奖指导教师;

10. 2020年江苏省第十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11. 2019年北京市第十五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12. 2018年高等学校教育科学研究成果一等奖;

13. 2018年高等学校教育科学研究成果二等奖;

14. 2018年无锡市第十五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15. 2019年江苏省高等学校微课教学比赛一等奖;

二.教学获奖:

16. 2025年第十届西浦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特等奖;

17. 2025年江苏省第五届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

18. 2024年“互联网+教育”基本理论自主创新成果获全球智慧教育创新奖·理论创新奖;

19. 2024年全国高校“智慧课程”案例征集评选最佳案例;

20. 2021年全国高校混合式教学设计创新大赛设计之星奖;

21. 2021年江苏高等学校教学管理研究会优秀会议论文奖;

社会学术兼职

1. 中国教育技术协会教育游戏专业委员会理事;

2. 江苏省教育技术研究会教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3. 参与起草教育部《关于推进“互联网+教育”发展的指导意见》(草案);

4. 担任包括Computer & Education在内的10本国内外期刊审稿专家;

5. 江苏开放大学兼职研究员;

联系方式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办公地点:98堂 田家炳楼524-1室

建议使用屏幕分辨率高于360*640的终端设备浏览本站,推荐使用IE9+ChromeFirefoxSafari等桌面版浏览器和各种移动版浏览器(手机)来浏览本站。

您是第 位访客